我国卫星应用上市企业产业链布局广泛,覆盖导航&定位、遥感&测绘、通信&信息传输等领域。在上游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方面,企业众多,技术实力强,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下游卫星场景应用丰富多样,涉及交通、物流、通信等多个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其中,导航&定位领域的公司数最多,竞争最为激烈;遥感&测绘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但技术门槛较高;通信&信息传输领域的企业在上下游分布较为均衡,协同发展效应明显。总的来看,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的新趋势,为相关公司可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卫星应用行业中一些上市公司的多领域业务布局体现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的策略。盟升电子和星图测控在导航与通信领域均有布局,前者专注于卫星通信和导航产品,后者则以数字太空科技服务为核心,提供航天测控管理等服务;国科天成和航天电子则在导航与遥感领域展开业务,前者提供高性能红外产品及服务,后者覆盖遥感信息系统、卫星应用等多个板块;雷科防务、雷电微力、铖昌科技和中国卫星则在导航、遥感与通信三个领域均有布局,展现出更广泛的业务覆盖和技术实力。这一些企业在多领域的布局不仅有助于分散风险,还能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和规划,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卫星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和发展,卫星应用领域的应用场景范围愈来愈普遍,涉及到通信、导航、遥感等多个领域。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将为卫星应用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此外,卫星应用行业的需求一直增长,特别是在民用领域,随着时下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步的提升,卫星应用的需求将会更广泛。商业航天市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卫星应用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随着商业航天企业的不断崛起,将会有更多的卫星被发射进入太空,为卫星应用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前瞻预测,未来五年卫星应用规模将以9%的增速增长,2030年或将达1.54万亿元
2024年6月,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发布了《中国遥感应用事业发展蓝皮书(2024)》。经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初步测算和评估,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2023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700亿元;其中,直接效益超过500亿元,包括上游卫星制造和发射、中游地面接收和处理、下游产品及应用服务;间接效益超过600亿元,带动效益超过1400亿元,间接效益和带动效益部分,主要是指在气象预报、灾害预测、资源和测绘等应用方面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前瞻初步核算,2024年,中国遥感卫星产业总规模(含衍生收益)将超3000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