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信息300678)4月17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4月14日接受57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及2022年年度业绩情况二、沟通交流
问:近期以openAI为代表的海外厂商,在生成式、通用大模型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也带来全新的生产力变革。公司怎么样看待这种生成式、通用大模型给国内产业链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的差距。
答:生成式、大模型的发展对生产力变革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生成式大模式将带来新的创业机会,便如新型云计算(Mass即服务);工业、金融、交通等行业模型精调;文字、图像、音视频生成等应用开发。“文心一言”、“通义千问”、“商量”、盘古等大模型以及为金融科技公司服务的BloombergGPT等已经应运而生。大模型应用场景首先是工具链层面,例如ChatGPT和Office产品结合,提高交互和工作效率;语音交互层面,如智能音箱、智能座舱和智能家居等。 大语言模型技术在文字处理方面优势显著,能极大地提升文字和对话服务方面的工作效率,在生成书面报告、开展培训和投教、提升客户陪伴质量等应用场景中潜力巨大,但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都还有很大欠缺。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ChatGPT等产品和应用引发个人隐私、社会伦理等问题起到预先规范和正向引导作用。 大模型涉及架构、参数、算力三方面的条件。目前,国内大模型研发条件与国外的主要差距是算力层面,没有算力基础,后面算法等发展都没有办法进行。人工智能模型体量已跃升至“万亿级”参数规模,大算力、强算法共同筑起了一道“高不见顶”的技术壁垒,只有深耕AI赛道的大公司才有充分的实力。
问:Meta发布并开源了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具备超强的泛化能力,能实现了零样本分割图像中一切对象,让全球CV的发展迈进了一大步。公司如何评价SAM对于CV技术发展的影响?
答:SAM模型优秀的图像分割能力将对机器视觉产业造成深远影响。SAM具备“零样本”或者“少样本”泛化能力,可类比ChatGPT在语言领域的应用和突破,有望颠覆传统的CV发展路径;尤其是其开源的背景下,有望大幅度的提高产业应用生态。同时,SAM模型以视频和图像识别为方向,结合当前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大语言模型,多模态AI融合发展可期。
答:首先,公司有获得中科院资源支持的先天优势,与中科院内拥有强算力、大模型的单位和企业有建立紧密合作的条件与基础,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企业能和他们一同探讨未来生成式、通用的大模型的合作和落地,也不排除后续会与国内科技大厂建立合作。 其次,公司的AI算法和行业应用能力在国家队里是顶尖的,掌握多个行业应用的优质数据资源。由于公司深耕数字会议、烟草、油气、特种印刷等多个行业数十年,具备“行业专家+技术专家”的双重优势以及较高的行业地位。公司累积的大量的、高质量的行业知识和数据可以与大模型在落地具体行业应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答:公司基于面向党政机关的数字办公业务需要,多年前就开始自主研发NLP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关键字提取、知识图谱构建、文本比对和文本自动生成功能,目前应用于智慧人大平台中的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常委会速录简报系统、电子阅文系统、提案管理系统、社情民意管理系统等产品。 公司的CV技术本身就具备通用性,从最早的电子选举系统,到烟叶、卷烟、印钞的质量检验,再到电子玻璃、汽车玻璃、锂电池薄膜检测、油气管线无人机智能巡检等,都是通用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公司牵头与中科曙光603019)、中科微等单位联合研发面向多模态边缘云计算平台,应用于AI创天府项目,突破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智能驾驶、无人平台集群协调控制、仿生智能感知算法、5G车规级应用等关键技术。同时,公司也在持续关注来自海外的技术变革,不排除后续会加大相关领域的关注和投入。
问:通用大模型对公司业务会带来哪些积极变化?会否带来收入的增长、或者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答:如果未来大模型与行业的应用结合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在业务方面,公司将可以充分的发挥在前沿研发技术上的实力,在同业公司中保持领先的优势,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并拓展到多个行业,例如NLP大模型可以和公司智慧人大平台产品的电子阅文、会议速录简报等功能结合;CV大模型可以和公司现在存在的工业智能检测系统结合,多模态大模型(例如图文音)也可以和公司的数字会议整体方案、智慧工厂整体方案、智能远程诊疗方案相融合,此外还可以拓展到智慧教育、智慧城市领域的融合。 在降本方面,如果在垂直行业的应用模型建立起来,就能解决几个行业业务的技术升级问题,大大降低研发成本。
答:公司主要客户覆盖中央及国家机关、各省市政府机构,人大、政协、统计、环保、旅游、教育、交通等政府部门及公检法和部队等机构,国内众多能源、制造、烟草等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和泰国、印尼等各国央行及金融机构等等。我们与国内优质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5年以上客户占比34.5%,用户粘性较强,形成了向全国辐射的国内营销及服务网络,与IT业界头部企业广泛合作,建立起较广的产业生态圈;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以智能识别及分析技术为核心,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及硬件)及相关服务,目前主要使用在在现场会议、印钞检测、烟草、石油、政府及其他领域。公司的基本的产品或服务是信息化解决方案、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公司是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的选举设备和服务提供商、我国数字会议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国数字会议一流品牌。



